老虎、大虫

摘要 : Is breast-feeding is the key link in the leopard four big cats in the shape of a maximum

Panthera tigris),俗称老虎、大虫,是哺乳纲豹属的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年虎的身长可达四米,重达300公斤。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

虎对于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它们分布的范围极广,从西伯利亚针叶林到 开阔的草地到热带沼泽都有。它们具有地域性会划分属于自己的地域范围,而且是独居的。通常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以满足相当的猎物数量。伴随此一事实而来的 是,它们对栖息地的偏好与地球上部份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相重叠,而导致它们与人类利益严重的冲突。现代虎的九个亚种中,三个已经绝种,其余的六种都被列为濒危和部份处于极危。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来自栖息地的丧失、被区隔和来自人类的狩猎。它们的分布曾经广达现今伊拉克和伊朗西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和高加索地区到大部份的南亚和东亚地区,如今已经大量锐减。残存的虎或受到正式的官方保护、或遭到狩猎、栖息地丧失、和导致的近亲繁殖都是持续存在的威胁。

不论如何,虎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动物之一,它们出现在许多古代的神话和民俗传说,现代的电影和各类媒体中。在许多的旗帜、战袍、甚至运动会的吉祥物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图案。部分亚洲国家也以虎作为代表国家的动物。

 


//

概要

在亚洲许多国家的文化中,虎是美丽、勇敢、力量的象征,人们畏惧虎的凶猛,又希望具有虎的强壮,以征服它来证明力量。虎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类的活动使虎的栖息地缩小、分隔,人虎冲突和对虎的利用造成了对虎的大肆捕杀,目前这个物种已经十分濒危。

进化

虎由古食肉动物进化来。大型食肉类在距今7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上新世出现并逐渐发展。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进化出多个分支,其中一只是古猫类,古猫类又分化为恐猫、真剑齿虎类和真猫,经过第四纪冰川期,只有真猫类存活下来,分化为猫族和豹族两个分支。现在的虎就是从真猫类中的豹族演化而来。 在虎的各个亚种中,华南虎是各亚种的祖先,它们的头骨结构最接近于原始的虎。

外形特征


一只在水中的老虎

虎为大型猫科动物,斑纹独特,身体被满浅黄到红色毛,有黑色至棕色条纹。不同亚种的虎的体形大小有差异,北方虎的体形大,颜色较浅;南方的体形较小,颜色较深。虎的虹膜呈黄色,圆形瞳孔。耳背为黑色,上有明显的白斑,有科学家认为这有助于幼崽在野外跟随母亲活动。虎的前后肢十分有力。掌垫的大小与虎的年龄有关,在种群调查中,研究人员以此鉴别个体。虎的尾较长,具环形斑纹,尾尖没有长毛,为黑色。

习性

虎是一种孤独的森林食肉动物,一般每只老虎有自己的领地,除了交配时期,从不和其他虎交往,雌虎独自生产和喂养幼虎,平均每胎产子2.46头,在野 外,出生幼子的死亡率为30—40%。当幼虎成年后,雌虎将领地遗留给它,独自去寻找新领地。每个虎占领一块领地后,就会将本地所有大型食肉动物如狼、豹等赶走,所谓“占山为王”。老虎以鹿、獐、羊等食草动物为食,必须有足够的猎食领地以维持生命。虎一般采取潜伏袭击的猎食方式,从猎物后方攻击,在食物严重短缺时,也会攻击人。印度农民用头后戴假面具的方式避免遭受老虎攻击,因为虎以为假面具是人以正面对它,它决不会从正面攻击猎物。

分类

1758年,瑞典自然学家卡尔·林奈将虎定名为“Felis tigris”,模式产地为孟加拉,以后新的虎亚种陆续被发现。1929年雷吉纳德·波考克把名称改为“Panthera tigris tigris”。虎是多形种,1968年Vladimir Mazák认为虎分为8个亚种,其中3个已经绝灭。目前普遍认为虎分为9个亚种,其中3个已经绝灭,主要是由于人类猎捕以及生产活动造成它们的栖息地丧失。

东北虎(西伯利亚虎)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又名西伯利亚虎)长达11英呎,重达800磅,是现今体型最大的猫科。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俄罗斯东南方、北朝鲜、及中国北部,它们在从前被称为神,现在却加 上了恶魔的双重意义。西伯利亚虎的条纹颜色较淡,腹部白毛较多,方便它们在雪地中潜行,埋伏可长达半小时,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及盗猎猖獗,使得西伯利亚虎的 数量锐减。

华南虎


华南虎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生活在中国从山东半岛到岭南的广大地区,由于中国人口稠密,华南虎和人接触比较多,中国历史上描写的虎人斗争的故事都是说的华南虎,华南虎体形较小。最后一只确认的野生华南虎是在1994年射杀的一只,之后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种群的存在。毛泽东执政期间,大批群众争先恐后消灭“瘟神”,结果三千多头华南虎遭殃。另外,由于虎骨可以入药,不少老虎也因而丧命。1990年代以来江西湖南福建贵州都有华南虎踪迹的报道,但缺乏科学的目击证据,有关专家估计野生种群的数量仅为30-50只。分布在中国各地动物园中饲养的华南虎,大约有60只,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其基因组合的变化不足以维持此亚种,普遍相信此亚种最后会灭绝。

巴厘虎

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的一种虎,条纹细密多达100条以上,最后一只巴厘虎据报导是在1937年被猎杀的,于1930年代灭绝。

印度支那虎

印度支那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体形较孟加拉虎小,大约有2.30-2.85米长,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一带,由于当地多年的战争,数量大幅减少。

马来亚虎

马来亚虎(Panthera tigris malayensis),分布在马来半岛的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境内,早前一直被视为印度支那虎的一支,2004年经过基因分析确定为一个不同于印度支那虎的亚种,亲缘上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及巴厘虎更接近。

爪哇虎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普遍认为自从1980年代起已经绝灭。

苏门答腊虎

苏门答腊虎重达450磅,是体型最小的一种老虎。和其他种类的虎比起来,苏门答腊虎的条纹较为纤细,可使它们藏身于草丛中。由于近年来盗猎猖獗和违法伐木,使得8成以上的雨林栖息地消失,也使得苏门答腊虎的数量大量锐减。

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 重达600磅,是印度最顶级的掠食者,孟加拉虎被印度人视为神般尊敬。孟加拉虎通常会潜伏接近猎物近达10英呎,它们长腿强健的肌肉在奔跑时就像弹簧,在 它们奔跑时是主要的推动力,顺畅的圆形脊椎就像弹性超强的弹簧,脊柱上灵活的肩骨可自如活动,拉长前肢跨步的距离,使它们跨一步可远达20英呎,孟加拉虎 的食量大的能一次吃下90磅的肉。印度的樵夫会在头的后方戴上面具,让潜伏的老虎以为它们的伪装被识破了,但现在他们反而担心老虎识破了他们的伎俩。孟加 拉虎有时会产生因色素突变的白种,但并非色素淡化的白化,有的则是黑色品种,黑色的孟加拉虎在晚上打猎很隐密,但白色种反而太过明显而无法猎食,由于栖息 地被破坏加上盗猎,使孟加拉虎的数量日益减少。

里海虎

里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前苏联中亚地区和伊拉克一带,适应荒漠地带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猎食领地范围,据报导最后一只里海虎被发现是在1968年,此后再没有出现过,已于1970年代末灭绝。

研究与保护

虎在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保育种的旗舰物种。老虎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是栖息地的缩小、分割和偷猎。在有老虎分布的国家,猎杀老虎获取皮毛、虎骨、器官已经有悠久的传统,猎杀这种大型猫科动物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

进入19世纪后,虎在亚洲的分布范围和数量显著减少。20世纪初全世界的野生虎约有10万只,而目前仅有数千只。先后有3个亚种的虎在1980年代前灭绝,另外5个亚种的分布去已经极度缩小,分布区分离十分严重,种群数量下降,处于濒危状态。

从1960年代起,一系列对虎和其他亚洲野生动物的研究,以及相关通俗读物的出版,使虎的危机状况开始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对于老虎的保护得以加强。1960年以前,对于虎的状况多是从传闻和猎人以及业余博物学家出获知,1963年到1965年乔治·夏勒对野生孟加拉虎进行了第一次生态学研究。196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出了全世界为保护虎而努力的号召,197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老虎项目”开始实施,这是一项针对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老虎的长期保护计划。1970年代以后许多有老虎分布的国家都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野生动 物保护法,建立更多的保护区并且机制猎杀老虎。1980年代末,在少数保护区(主要在印度、尼泊尔和远东地区)通过有效管理,老虎的数量及其生存状况有了 一些恢复。在多数保护区,由于人类活动于老虎领地造成冲突,对保护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解决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冲突,成为保护区管理这面临的最大挑 战

对于虎骨贸易,韩国有着最完整的纪录,1975年—1992年期间,韩国输入了超过6吨的虎骨,相当于500—1000只老虎的骨头。从1985年开始,台湾最先禁止虎骨进口,中国大陆于1993年,韩国和台湾于1994年相继宣布禁止虎骨贸易及虎骨和其他器官的利用。尽管如此,传统上对老虎的利用并没有绝迹,非法的贸易仍在持续。

由于栖息地孤岛化造成的遗传多样性丧失对于虎的威胁也是严重的,目前大部分老虎种群数目不到100只,长期的近亲繁殖、性别比例失衡等都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和遗传素质的下降。

虎与文化


香港九龙寨城公园十二生肖像之虎

虎的象征意义在亚洲文化中得到最大的体现,被看作是美丽、严肃、勇猛的象征。在中国,虎的形象随处可见,许多神明信仰以虎为象征,如西王母、保生大帝、玄坛真君等。在台湾民间信仰,则奉城隍、山神、土地公所乘之虎为神,谓曰虎爷,有驱邪之能。虎字起源极早,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现在汉字中的虎就很像一只虎。民间传说,汉字中的“王”就来自于老虎前额上的斑纹,还有许多成语、民间俗语中都有虎出现。虎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位。

早在5000年前的印度河古文化中(今巴基斯坦一带)就发现有雕刻在图章上的虎的形象。印度教种有一个骑虎的女神杜伽(Durga),这个女神的形象在印度随处可见,多出现在火车两侧。韩国的野生虎虽已经灭绝,但韩国人仍称自己的国度为“青龙白虎之邦”,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虎都被定为吉祥物。

十二生肖
鼠 | 牛 | 虎 | 兔 | 龙 | 蛇 | 马 | 羊 | 猴 | 鸡 | 狗 | 猪

 

参考

  • (英文) Cat Specialist Group (2002). Panthera Tigris,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 2006。撷取于2007年3月10日
  • (英文) Panthera tigris (TSN 183805). ITIS 分类资讯。 撷取于2007年3月12日。
  • 各虎亚种介绍和照片(英文)
  • 《虎研究》 马建章 金昆 等编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年 ISBN 7-5428-3400-2
上一篇 :元旦“新历年”
下一篇 :家乡的九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