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酒一杯,但饮无妨

摘要 : Effect of a cup of wine, but drink as well

小乘佛教有许多戒律,居士要守五戒,出家要守八戒,沙弥则要守十戒。再细究起来,凡二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已剃发、披袈裟、具出家相、受沙弥戒,比丘要守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守三百四十八戒。除此之外,还要守十重四十八轻戒的菩萨戒,合称具足戒。
从居士五戒,到比丘和比丘尼的具足戒,修行越深,要守的戒律越多。还有个规律是,上一层的戒律,都会涵盖低一层的戒律,比如居士五戒是小乘佛教的基本戒律,居士五戒都不许饮酒、杀生,出家八戒、沙弥十戒和比丘具足戒更不许饮酒、杀生了。
戒饮酒的原因有很多,释迦归纳为“十过”。释迦以后,又有高僧归纳为“三十五失”。“十过”也好,“三十五失”也好,总之都是说喝酒对修行不利,所以无论在家还是出家,入了佛门就不能喝酒。
在《大正藏》律部里,关于酒的禁令几乎是无处不在的,甚至不准用手触摸酒器,也不准碰到醉酒的人,否则就不能成佛,且转世投胎五百世,世世无手(见《焚网经》下卷)——严厉到用诅咒来戒酒的地步。
吴承恩写《西游记》,屡让唐僧说“酒乃僧家第一戒”,事实上僧家第一戒是“戒杀生”,但从律部经文对诸大戒的强调程度上看,酒戒确实上升到了第一位。
佛教来到中土,最初也算是外来文化吧,对于外来文化,咱们一贯的方针就是“批判地吸收”,酒这个“僧家第一戒”当然也不会被原样照搬,而是尽可能地遵守,实在遵守不了,就想办法变通变通。
中国僧人最聪明的变通,莫过于发明“素酒”这个概念。素酒仍然是酒,只不过发酵时间短一些,酒精含量低一些。“自春至秋,酝成即鬻”,叫“素酒”;“腊酿蒸鬻,候夏而出”,叫“熟酒”(见《宋史》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货下)。素酒又叫小酒,熟酒又叫大酒,两种酒的区别只在发酵和熟化的时间长短,都不经过蒸馏。学界对素酒这个概念似乎不关心,倒是网上流传过素酒的释义,说那是一种未经蒸馏的酒,比起“荤酒”来,度数低,颜色较混浊,口感较淡。这种说法有点儿胡扯了,因为在明清以前,蒸馏酒始终不占主流,大江南北盛行饮用的酒大多未经蒸馏,另外“荤酒”也不是单指酒,而是肉类、水产、荤菜、辛菜、酒类的总称,佛家戒荤戒酒,常把荤、酒连在一起说。
元代以前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元代以后,尤其在元末明初,素酒是可以被佛家认可的。换言之,无论居士还是比丘,固然仍要守酒戒,但在忍不住的时候,也可以喝点儿素酒,就是那种“旋蒸旋酿旋开瓶”的酒。拿啤酒作比方,素酒是做好就喝的生啤和扎啤,熟酒是经过高温杀菌的熟啤和干啤,中土佛教接纳了生啤和扎啤,拒绝了熟啤和干啤。事实上都是酒,喝高了都会有“十过”,都会有“三十五失”。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喝素酒的情形屡见不鲜,一般是在降妖除魔之后,当事人为了表示感谢,要给唐僧斟酒,唐僧推辞道:“酒乃僧家第一戒。”对方说:“这是素酒,但饮无妨。”唐僧就把皮球踢给徒弟:“贫僧不解饮酒,由几位小徒代饮了吧。”于是从孙猴子到沙和尚,人人举杯畅饮。酒乃僧家第一戒,所以不喝;但素酒是素的,所以让徒弟们喝些也无妨。这就叫变通。
唐僧本人也喝过素酒,比如被老鼠精强逼成亲那一回。老鼠精说:“唐哥哥,来喝酒。”唐僧说:“贫僧不敢破戒。”老鼠精又说酒是素的,唐僧就吱儿吱儿地干了一杯。为了表现出大和尚的持戒精严,吴承恩还让他在喝酒之前祷告一番:“皇天菩萨在上,如果这杯的确是素酒,俺就喝了它;如果不是素酒,就让弟子永堕阿鼻地狱吧。”其实那酒是否素酒,皇天菩萨也不知道,该找造酒的师傅咨询一下。
说到这儿连我也迷糊了,造酒总要经过发酵和熟化的,发酵、熟化到什么地步是素酒,什么地步就不是素酒了呢?我相信素酒和非素酒在外观和口感上不会有明显区别,即使拿到实验室里去化验,也很难有客观的判断标准。只能是:我说它是素酒它就是素酒。

上一篇 :不要皮儿
下一篇 :解决PRO带套后长按屏幕不出选项菜单的小诀窍